back to top
20.3 C
Taipei
2024年 11 月 24日 星期日

蔡明都:NFT是開始還是終結? – 20220607 – 經濟 – 明報新聞網

今日新聞

這裡是RSS音頻式網站智能播客的頻道

這一集的新聞標題為:

蔡明都:NFT是開始還是終結? – 20220607 – 經濟 – 明報新聞網

新聞內容如下:

人們傾向支持藝術創作應該具備原創性,這是獨一無二的象徵,非同質化代幣(NFT的官方中譯,不過我還是較喜歡以「不可替代的數位資產」來形容NFT比較貼切)的構造可以把有形或無形資產加持一個代幣化的特性及價格,加強流通及交易的渠道。在NFT架構出現之前,數位藝術創作一直都有其市場運作的模式。NFT技術能賦予這些數位創作多了一個虛擬資產平台,方便交易,讓協作的創新增強商業回報的能力。

可交易特性的動機

由電腦繪圖軟件製作的平面圖案或立體數位物件,在電玩遊戲成為必須購買的裝備,這種方式的NFT原理比較容易理解。但若數位物件配合所謂人工智能產生千百種變化組合,又憑什麼可以令人產生購買的欲望呢?個別NFT發行商嘗試把數位物件打造成有收藏價值的資產,賦予其可以在網上平台交易的特性,加上限量發行,以供求經濟學原理來刺激期望值帶動價格上升。營造話題讓市場漸漸成形,再加添獎勵吸引群眾加入,價格與價值的關係在這類系統平台上可能不再是客觀的邏輯。其實創新設計物品可以無限量地推陳出新,你今天可能很鍾情某一類的NFT,但不久又會有新一批跨界合作的NFT出現。雖然NFT是獨特而非同質化,但類似的形態模式在一般人看可能沒兩樣。市場份額因供應增加而被攤薄,整體需求卻未必追得上,那些標榜限量發行的數位資產可能在沒有踴躍的承接而慢慢變得無人問津。

藝術科技化成趨勢

近期的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與法國五月(French May),兩大藝壇盛事讓香江充滿了藝術氛圍。藝術創作的目標在於傳遞作者投放自己對事物形象的體悟而引發對象產生共鳴感的一種喜悅滿足。創作過程是主觀的情懷,而引發共鳴是客觀的感受,兩者融合形成藝術精神的體現。同一樣的情景物事,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產生不同的價值,價值的定義包括金錢與名譽。創作者與收藏家都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欣賞價值及鑑賞能力,也同時期望從藝術創作產生財務回報。藝術創作者可以透過NFT平台為其作品增加不同的權益保障,包括防止盜版、數位版權的使用及追索,以及可免去中介人而自我維護忠粉社群的獨立性渠道。

NFT成捐款感謝平台

NFT既是不可替代,也承傳了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的特性,試試超越盒子思維,把NFT限制為「非用作交易」的數位認證用途,意思是這個NFT可以是一項榮譽(Proof of Reputation)的紀念品,也同時是一個身分證明(Proof of Identity)。香港中文大學去年以百張照片組合成為NFT來籌款,捐款人卻不能以其捐款作為扣稅開支。有一位年輕校友已在構思一個Chairty-NFT捐款感謝平台,限制NFT交易的特性,捐款人收到的NFT沒必要掛上實際價值,反而是類似感謝狀的數位證書,把捐款人的身分與款項記載於NFT的榮譽榜上,既無損傳統籌募機制,也能拓展新一代捐款人網絡,一舉而兩得。

巧合地,Vitalik Buterin等人於5月發表了〈去中心化社會:找尋Web3的靈魂〉,論述如何透過不可轉讓的靈魂綁定代幣(SBT-Soulbound Token)實現更豐富多元的「去中心化社會」生態系統(DeSoc),以及去中心化社會中關鍵的、可分解的產權和增強的治理機制。未來世界將會是一個充滿多元科技的結晶體,創新與傳統信念也跟隨科技共存而邁進。

新聞內容播放到此,感謝您的收聽

對我們提供的服務有興趣請查詢:

RSS音頻式網站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