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RSS音頻式網站智能播客的頻道
這一集的新聞標題為:
大灣區GBA新聞:廣東博物館NFT 新思維推廣文物21款文物發行6.5萬份數十元「帶」回家 – 港聞 – 明報新聞網
新聞內容如下:
博物館數碼化並非新鮮事,近年全國各博物館都已經開始相關探索,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已經走在前列。隨着科技發展,數碼化形式亦變得多樣,從早期人工語音介紹及簡單的投射屏幕,到網上全景逛館,還有透過虛擬立體或全息投影展示珍貴文物,這些技術都有助文博行業的發展。
手機上鑑賞 放大文物細節
NFT的興起更令博物館數碼化進入數字藏品新階段。數字藏品泛指採用區塊鏈技術,限量鑄造發行的虛擬文化商品,每件藏品都以獨一序列號為唯一擁有權的憑證。買家購入後擁有專屬自己的藏品頁面,可通過手機上網任意翻轉、放大文物細節。想看看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後母戊鼎」底部是何模樣,數字藏品的功能令無力「霸王舉鼎」者都能研究。
國家博物館今年初推出「四羊青銅方尊」、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等4件國寶級文物的數字藏品,上線即售罄;湖北省博物館首個數字藏品「越王劍」,限量1萬把,也引來60萬人在線搶購。上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廣東省內的博物館也聯手推進博物館藏NFT化工作,廣州南越王博物院聯合廣州博物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及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便在當日聯合免費發行2000份NFT文創產品「博物館星球」,持有人可以通過該產品全方位觀賞4間博物館的外觀與內貌。除了博物館星球,全省多間博物館也陸續推出各式數字藏品共21款,合計發行量6.5萬份,這21款NFT館藏品包括南越王博物院的「角形玉杯」、「大玉璧」;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的孫中山手迹「博愛」橫幅等,而且每件數字藏品只不過數十元人民幣。
博物館積極推進NFT也與政府支持有關,國家「十四五」規劃便明確提出,要推進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的數字化發展。廣東省的博物館在國際博物館日大推數字藏品,因4月廣東省博協下發《關於國際博物館日集中宣傳數字文化產品的通知》,號召各博物館通過正規授權方式,利用文物資源創新創作,發布數字藏品。
百度推虛擬文物吉祥物「文夭夭」
博物館推動數碼化也為科網企業帶來契機。百度(9888)智能雲聯合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和極幕科技,利用百度智能數字人平台「曦靈」研製全國首個虛擬文物吉祥物「文夭夭」,便在國際博物館日首度亮相。文夭夭的名字取自《詩經》桃夭篇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造型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古代少女的雙髻髮型、融入唐朝風格的古典妝容,手持扇及香囊也是典型傳統配飾。百度表示,文夭夭除出現於各大博物館講解、導覽、主持對話、直播等,亦會以虛擬宣傳大使身分,跟隨國家級展覽赴海外出訪交流。
新聞內容播放到此,感謝您的收聽
對我們提供的服務有興趣請查詢:
RSS音頻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