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19.3 C
Taipei
2024年 11 月 27日 星期三

【財經科普】只懂炒作卻不研究「代幣經濟學」?小心隨時變韮菜 寫給普通人的新經濟備忘錄|庫特/去中心化研究中心|換日線

今日新聞

這裡是RSS音頻式網站智能播客的頻道

這一集的新聞標題為:

【財經科普】只懂炒作卻不研究「代幣經濟學」?小心隨時變韮菜 寫給普通人的新經濟備忘錄|庫特/去中心化研究中心|換日線

新聞內容如下:

上一篇,我們提及了網路 Web 1.0 到 3.0 的發展,由網路打破傳統經濟的現象。

本篇,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傳統經濟與 Web 3 經濟的一個重要差別──代幣經濟學。

先從「傳統經濟世界」談起

《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一書指出,在工業革命到數位時代間的舊經濟年代,世界是靠「暢銷的商品」撐起來的。怎麼說呢?這是因為在當時相對中心化的傳播環境下,全球性的主流產品,很大程度都是「商家刻意推銷」的一些高利潤商品。

例如在 80、90 年代,人們大多只以電視媒體接收資訊,商家便透過廣告行銷或直銷頻道,選擇性地將產品(例如菸、酒、名牌商品)推銷給觀眾,從而創造出市場需求及整個產業的生態。

不過自 90 年代起,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與普及,開始將眾多的「利基型商品」(Niche Products;又稱小眾市場的商品)帶到消費者眼前。商家不再需要實體商店,能以較低營銷成本讓商品曝光,也打破了傳統經濟的 80/20 法則。

由此可見,在 Web 1.0 及 2.0 下,主流的商品市場也逐步被化為不斷延伸且數不盡(長尾)的利基商品市場。那接下來呢?筆者認為在 Web 3 所應用的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下,將使這些市場又進一步地被拆解,化成更多可持續性的「代幣經濟學」(Tokenomics)市場。

為什麼呢?以下是 Web 3 能夠進一步突破現有利基(或稱分眾市場)的三個重點:

因區塊鏈技術,正在改變中的生產—消費模式

首先,有別於以往商品由上而下(Top-Down)的行銷,也就是由商家及科技巨頭按照我們的分眾偏好推播廣告;在 Web 3.0 透過建立「個人數位憑證」(Credential Data),將用戶在網路上的足跡,打造成一個跨不同區塊鏈的數據檔,由用戶自行擁有。這麼一來,理論上任何一種利基商品都能「點到點」(Peer–To-Peer)接觸到合適的用戶,並且由我們自行選擇接收與否。

想像一下,現在滑 Facebook、Instagram 跳出來的廣告,以後皆由我們自己主動決定它們要不要出現。並且在這個「決定要不要出現」的過程中,還能獲得代幣獎勵。不僅保障了個資、身份、數據,又能賺錢。

同時,對企業來說,商品行銷也能更精準地投放給市場受眾,並以更低的 CPM (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 取得廣告效益。

再者,目前支付技術的瓶頸,也限制了商品的曝光率及銷量。由於銀行須要遵守不同的監管要求,例如防洗錢與資安規範,對客戶匯款有嚴格的監察,必須進行包括收款人、收款國家、資金來源及用途的審查;加上匯款手續費昂貴、銀行分行關門時間等等,導致銀行匯款流程成為不少人們的痛點。

但在 Web 3,由加密貨幣構成交易的「處理層」(Transaction Layer),能無縫、較低成本、24/7(任何時候)處理各項點到點交易,使得利基商品能跨越地域限制,接觸到世界各地的市場。

最後,是「共創」的功能:有別於現在絕大多數主流商品的決策,從概念到生產全在一群人手中。例如 iPhone 的產品生態中,蘋果公司跟消費者是「商家」與「顧客」關係。但在 Web 3.0 下,商品生態更可能是一個「社群共創」的過程,也就是你我都能一起促成一種「未來 iPhone」的誕生。

很多項目的早期參與者,除了獲得加密貨幣作獎勵外,有些更將成為「未來蘋果公司們」之中的管理團隊。基於 Web 3.0 有了個人數位憑證、交易處理層,使得各種利基商品在商業模式建立初期,便能發展出由開發者、投資者及粉絲們進行協作的小型社群生態。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代幣經濟學」將在新科技的驅動下,逐步改變你我的生活。

什麼是代幣經濟學 (Tokenomics)?

Tokenomics 一詞是由 Token(代幣)及 Economics(經濟學)組合而成。不同於傳統經濟的法定貨幣(Fiat Currencies/法幣),它是以 Token (或 Crypto-currencies)支撐起經濟活動的貨幣,是使網路的「擁有權」及「獎勵制度」得以成立的基礎。

Tokenomics:賣場或便利店的會員點數

在加密貨幣世界裡,每款加密貨幣的設立都有本身目的及運行機制,例如作為一個產品/社群在各自生態(Ecosystem)或跨鏈生態/跨鏈互換協定(Inter 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 即在不同加密貨幣的區塊鏈)裡的一個交易媒介或治理需求(Governance;即透過投票對社群進行治理)。

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在舊經濟裡的賣場或便利店,所發行的會員點數制度。

差別在於,在傳統便利商店,店員在結帳時常常會問一句「有會員嗎?」不過,在 Tokenomics 的應用場景,店員就不會再問這個問題了。我們消費者會透過不同的「任務」賺取到點數(代幣),而這個代幣同時可以扣點支付商品。

不同於點數制度,加密貨幣可以在不使用時進行抵押(Staking)以賺取更多代幣;或者轉帳給朋友的錢包帳戶。

此外,便利商店點數的唯一功用只有兌換指定商品,而且還不能兌換成現金。好奇的人們會問,那麼加密貨幣就可以轉換成現金嗎?

雖然早期加密貨幣要換成法幣相當不便、商家沒有廣泛接受加密貨幣,但隨著愈來愈多人開始接觸加密貨幣,加上像幣安(Binance)、Coinbase 這類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成立,人們現在可以輕易地將在網路上賺取的加密貨幣換成法幣。

我們也可以將 Tokenomics 理解為一個小型國家的經濟體系。在每個小型生態用同一種或多於一種加密貨幣作為交易媒介,開發者可以透過區塊鏈技術發行 NFT (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為每個在社群的人發出「身分證」。

由於 NFT 是透過區塊鏈被儲存在去中心化數位帳本上的一個數位憑證,不同於加密貨幣的「生產」(稱之為 Mint,經過鑄造出來的意思),每個 NFT 都是獨一無二的。持有 NFT 即等於被賦予了能被自動認證的身分,使他們自動獲得分派福利及對社群發展進行投票表決。

只炒作 NFT 卻不懂代幣經濟學,隨時變「韮菜」

當然,在現實中,代幣經濟並沒有國家主權觀念及法幣合法性。更不像國家/中央銀行會傾力維持匯率穩定以平衡物價。

事實上,加密貨幣面對一定程度的價格波動,而且不像比特幣,不是所有加密貨幣都能保持一定價值。甚至因為不同原因,它們很多都經歷「歸零」的趨勢(下跌至「沒有價值」的水平)。

不少人認知的 NFT,僅僅是那些由藝術家或藝人創作出來的藝術品。雖然當中有些以天價成交,但其價值純粹在藝術家及名人的名氣而已,說是數位化的「JPG 圖檔」也不為過。因此,很多名人效應退燒的 NFT,其價值最終都歸零,買了的人自然也成為「韮菜」被收割。

但實際上,NFT 的實際功用遠過於此:在眾多發展中的 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oin)及 Protocols(區塊鏈協定,指一個區塊鏈的平台),NFT 作為一個小型社群的身份認證,也體現出「代幣經濟學」的精神。

看到這邊有點眼花撩亂?我們不妨把它想成一個俱樂部的會員門票:購買該 NFT 便能參與社群,及享有被禮遇的權利──至於要不要加入這個「俱樂部」,還是要回到市場供需的經濟學定理來檢視。

所以了解代幣經濟學的概念非常重要,它是加密貨幣內在的運行機制,對於 Web 3 各個項目的發展構成重要一環。一個良好的代幣經濟結構有利其價格並吸引更多用戶使用,令項目能長久發展。對於有意購買加密貨幣的人,了解它的代幣經濟學能幫助該項目的研究及其代幣價格,作為入市的考慮。

代幣經濟學並非顛覆、而是延展傳統經濟學邏輯

接著我們進一步談談,既然稱作代幣「經濟學」,其實很大程度上,它必然也會與所謂傳統經濟學的擁有相同的基礎邏輯。

例如,什麼因素決定代幣經濟呢?這就必須回到經濟學教科書上的「市場供需」(Supply And Demand)來理解。

我們先談談代幣的供給(Supply)面。在任何一項數位加密貨幣或商品發行前,所謂的「項目方」都必須思考以下幾項關鍵,設計好發行的結構:

代幣分配(Token Distribution):指代幣初期總供應量的分配額,包括不同份額的分配到項目方、空投、公開發售、流動池、儲備池等。此外隨項目發展的階段,每年將釋出多少供應、乃至不同的禁售期(Lockup / Vesting Period),都會影響未來數年的流通量。

通膨/通縮率(Inflationary / Deflationary):這裡的通膨/通縮率非指宏觀經濟學上對應物價及利率的通膨/通縮率。而是單純的流通供應量對應總供應量的變化百分比。一個總供應量有限的加密貨幣,如果它的流通量愈來愈少,通常會被稱作Deflationary,在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其價值理論上會愈來愈高;相反,無限量供應的代幣被界定為 Inflationary,貨幣供應愈來愈多,其價值會愈來愈少。

以比特幣作為例子,它的總供應量為 21 億枚,目前已有 90% 流通量,餘下的 10% 會在 120 年內慢慢被釋出──因為代幣供應沒有減少,只有緩慢的、極少量地在增加,所以它算是輕微的 Inflationary。有些加密貨幣則設有銷毀機機制(Burning Mechanism)。

幣安(Binance)的原生代幣(Native Token)$BNB 則是 Deflationary 的加密貨幣。它原來的總供應量為2億枚,透過銷毀機制,$BNB 的總數量最終會被銷毀至只有1億枚。

接著要談的是需求(Demand):加密貨幣的用途,是影響需求的最大因素。絕大部分的加密貨幣是為了在 Protocol 上使用,可以是在 NFT 交易所用來交易收藏品;可以是在元宇宙裡作為購買土地的交易貨幣;也可以在 DEX(Decentrailized Exchange)用來作 Swap(兌換加密貨幣)或作為為其他用戶提供流動性的獎勵。此外,透過質押加密貨幣,項目開發方通常會提供吸引人的回報率,來吸引人們賺取被動收入及長期持有代幣,從而令項目穩定發展。但與之相伴相隨的風險亦應運而生:

例如,人們對項目的憧憬也會反映在加密貨幣的價格溢價/折讓上。目前來說,很多加密貨幣項目背後都是很早期的初創團隊,透過這類 Token 的發行機制,的確為新創團隊提供募資及發展的良機,同時我們也有機會投資於早期的初創公司──不像以往較高的創投基金的要求門檻,小型項目得以透過發行代幣/NFT招募早期支持者,同時基於加密貨幣的功能及透過 Tokenomics 的規劃及應用,也建造了小型社群及新創企業的全新發展、治理機制。

簡單來說,持有加密貨幣就像是持有項目開發公司的股份,加密貨幣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會反映市場對該公司前景的看法,項目的利潤(或虧損)亦會回饋到加密貨幣 Stakers(質押了加密貨幣的用戶)。這種由項目方及加密貨幣持有人共同管理的機制形成了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出現,大大啟示了未來公司的經營及募資模式。

但必須格外留意的是,這些公司大多都並沒有過往經營績效,而且缺乏獨立專業團體進行審計。加密貨幣的升跌少有基本面的分析,只有受供求因素所影響,以致價格經常承受極大的波動。投資者們必須閱讀項目方的白皮書(Whitepaper),仔細了解它的代幣經濟學,做好 DYOR(Do Your Own Research),才能避免成為無知的韮菜。

新聞內容播放到此,感謝您的收聽

對我們提供的服務有興趣請查詢:

RSS音頻式網站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