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19.1 C
Taipei
2024年 11 月 22日 星期五

NFT 剛入手就慘跌?投入區塊鏈市場前,這些風險你必須知道 – 經理人

今日新聞

這裡是RSS音頻式網站智能播客的頻道

這一集的新聞標題為:

NFT 剛入手就慘跌?投入區塊鏈市場前,這些風險你必須知道 – 經理人

新聞內容如下:

編按:中央銀行日前示警,NFT 目前僅是加密資產交易的小眾市場、流動性低,由於投資風險高,並不適合做為一般大眾的投資標的。連央行都表示擔憂的 NFT 市場,有什麼風險是我們必須知道的?

社群網站推特(Twitter)的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傑克·多西(Jack Dorsey )於 2021 年初將他在推特的「第一條推文」製成 NFT,並在市場中一路轉手與推高價格,最後由伊朗的加密貨幣企業家席納・埃斯塔維(Sina Estavi)以折合 290 萬美金的天價買下。

一年過去,埃斯塔維決定在今年 4 月初宣布以折合 4800 萬美元的價格,售出他的這項 NFT 蒐藏,並承諾將 50% 的收入用於公益,然而據 OpenSea 的資料顯示,這個 NFT 僅有 21 次出價,報價約落在 6 美元到 6232 美元之間。埃斯塔維的拍賣黯然收場,只好繼續持有這項蒐藏。

天價買下的 NFT,價值可能一夕崩跌?

NFT 的一切交易都是在區塊鏈上完成,而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雖使市場公開透明,但就像是開放市場中沒有監管單位一樣,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起伏,都不會有類似於「中央銀行」的有力單位出手介入,這也是 NFT 的價格波動會如此劇烈的主因。

除此之外, NFT 的價值往往是取決數個賣家之間,多次轉手所哄抬出來的價格,只要買家對「商品」抱有仍期待,一項 NFT 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頻繁交易,讓價格跟著水漲船高;反之,當潛在的買家發現市場上的風潮過了、無話題可炒,NFT 就可能面臨「有價無市」的窘境。

進入 NFT 市場前要注意的 5 個風險

除了前述的跌價風險外,由於 NFT 市場目前仍處在快速發展與相關規範不盡完備的情況下;《富比士》專欄作家納敏・賈許(Naveen Joshi)提出了幾項風險,供投資者注意:

1.發財不易,成交價格可能是自己哄抬

NFT 的價格完全取決於市場需求,無論是發行方或是後續持有者,都可以利用多個帳戶之間多次轉手來抬高售價,舉例來說:持有者在 A 帳戶以 100 美元購入的 NFT,再以 500 美元賣給自己的 B 帳戶,輕鬆就可讓自己持有的 NFT 售價哄抬 5 倍。

2.NFT 可輕易打造,以致假貨氾濫

作為現今最大 NFT 交易商的 OpenSea 曾在推特公開表示,在平台上有逾 8 成的 NFT 屬於仿冒或抄襲。儘管平台方有嘗試投入資源「打假」,仍難以杜絕「冒牌貨」的出現。買家在購買前,務必要仔細辨認發行商與所售 NFT 的真偽。

3.發行商隨時有可能倒閉

各行各業都想搶下 NFT 市場大餅,「跟風」的 NFT 發行方若只是營造噱頭,在一段時間後就宣告撤出、面臨倒閉等。買家從它們手上購入 NFT 不僅跌價,更可能發生所有權糾紛。

4.高波動與低流動性

NFT市場的價格波動十分快速且劇烈,幾分鐘前購入的 NFT 可能翻倍賣出,但也可能遭遇價格砍半。同時,除非找到買家購買,否則 NFT 的持有人無法將 NFT 直接賣給市場,如同文章前述,即使是天價購入的 NFT,若沒有買家接手,也只是有價無市。

5.未有完整法律規範

不同國家對於 NFT 的規範不一,即使是美國也還在試圖跟上這陣風潮,以制定出相關法規。美國財政部在今年初作出警告,NFT 作為高價藝術品的新興交易市場,市場中藏有洗錢等非法活動的可能性也相當高。

至於國內相關法規制定,雖然金管會在去年 7 月 1 日就已頒布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強制在國內提供加密資產交易服務的平台採用實名制,先就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進行監管,但 NFT 未在納管項目內。金融消費評議中心也曾對外表示,虛擬貨幣、NFT 皆為個人投資行為,不屬於金融商品,無法納入消費者保護的範疇。

新聞內容播放到此,感謝您的收聽

對我們提供的服務有興趣請查詢:

RSS音頻式網站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