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RSS音頻式網站智能播客的頻道
這一集的新聞標題為:
10個2022年必知的科技關鍵字:元宇宙、低軌衛星通訊,DeFi、NFT – T客邦 Techbang
新聞內容如下:
不知你是否也發現到,每隔一段時間,科技圈總會冒出一些新名詞,透過比較大眾化的語詞,來描述科技與技術發展的一種趨勢,比如說像是先前的AI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邊緣運算等等。展望2022年,人類的科技將會朝向哪些新的方向前進,又會對生活帶來什麼改變,或許從這些剛冒出來的科技關鍵字開始瞭解,會是一個比較簡單快速的方式。本篇所選出的10關鍵字,有的已經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有的則是現有技術的升級;而有的則是具備宏大的理念,相信在今年內,我們會加倍感受到這些新技術所帶來的實際影響。
Keyword 01.DeFi(去中心化金融):無須信任基礎的金融革命
所謂的DeFi,其實是Decentralized Finance的縮寫,其含意為一種去中心化的金融體系,它的出現與加密貨幣的發展息息相關,我們所知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等等,本身就具備了去中心化的特質,但一般人要處理加密貨幣的交易或兌換,還是得依賴幣安(Binance)、Coinbase這類加密貨幣交易所。
引入智慧型合約
交易所在處理使用者的加密貨幣金融業務時,包括借貸、質押,並不像傳統銀行一樣,需要人力去審核、簽約,而是透過部署在區塊鏈上的「智慧型合約」來達成,簡單來說,智慧型合約類似於一種在區塊鏈上執行的應用程式,只有在滿足合約觸發規則的狀態下,交易才會被執行並寫入區塊鏈中,因此可以做到絕不出錯,同時因為智慧型合約是在區塊鏈上運行,所以其程式碼也難以被竄改,具有很高的可靠度與安全性。
但是,這些交易所仍是由私人機構所成立,扮演有如傳統銀行的角色,你必須將持有的加密貨幣交由平台代管,因此仍擺脫不了中心化的本質,甚至可能因為交易所遭駭而蒙受損失,無法真正達到DeFi的理想。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因此,相對於中心化交易所(CEX)而出現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就在去年開始快速崛起,並促成DeFi生態的進一步發展,DEX並不會要求實名認證,也不會託管使用者的加密貨幣資產,而是僅提供協議規範,即便駭客攻破DEX,也無法獲取到任何可以連結到使用者的隱私資訊,DEX主要是提供交易的協議規範,確保兩方或多方能夠在相同的規範之下,進行點對點的交易,不再透過CEX這類中介機構進行交易。
但少了中介機構的資訊,賣家要如何找到買家就是一大問題,也使DEX的資金流動性不如CEX,故Uniswap、Sushiswap等去中心化交易所開始採用新的AMM(自動做市商)技術,以促進加密貨幣市場中的資金流動,你可以把AMM想成一連串擁有複雜公式的智慧型合約,透過AMM可讓每個人都能加入資金池成為做市商(Market Maker),賺取市場交易手續費分紅,提高流動性,與此同時,每一分資產都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完全脫離過去中心化的金融體系。
Keyword 02.NFT(非同質化代幣):數位加密藝術崛起
NFT為Non-Fungible Token的縮寫,就本質上來說,NFT也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只不過它具有獨一的特殊性,而且無法分割,因此每一個NFT的價值都有所不同,無法用統一的單位加以歸類。以目前來說,NFT的主要用途在於提供數位資料的證明,這個數位資料可以是圖片、影片、聲音或遊戲中的裝備、物品等等,因此NFT也常被稱做「加密藝術」,但讓人容易混淆的地方在於,NFT雖可用來代表數位資料,但它並不等於數位資料的本身,而是比較像是現實世界的憑證,用以證明使用者購買了該筆數位資產。
NFT的鑄造
NFT的雛形早在2010年就已經出現,不過隨著2018年以太坊區塊鏈針對NFT的標準協議(ERC-721)發布後,NFT才算是真正開始熱絡起來,如同「挖礦」之於加密貨幣,我們通常會以「鑄造」一詞來描述NFT的生成,實際上它仍是一組透過智慧型合約所產生的代碼,其中會包含辨識碼、擁有者的錢包位址等等,如果這組NFT曾經過多次交易轉讓,那麼歷任擁有者的錢包位址也會記錄在內,供所有人檢閱查看,由於其記錄都保存在區塊鏈之上,所以具有很高的公信力。但相對來說,NFT所代表的數位資料,卻不一定會保存在區塊鏈上,例如遊戲道具,就可能是存放在遊戲公司的伺服器中,NFT雖會紀錄該數位檔案的位址,不過萬一存放數位檔案的伺服器因故下線,你很有可能會再也見不到你所收藏的內容。
所有權的認定
NFT還有一點備受爭議的地方是,擁有者其實不具備數位資料的完整擁有權,主要是取得在個人非商業用途的展示與使用的權利,例如把圖像設為個人的大頭貼等等,所有的知識財產權與著作人格權,仍然在原創作者手上,就好像是你花錢購買了這本PC Home雜誌,你可以轉賣給其他人,但不能主張這本雜誌內容是自己寫的一樣。另外,也有許多人看重NFT的增值空間,將其視為一種投資工具,雖有區塊鏈技術做背書,不過背後風險也不小,不建議跟風炒作。不管怎麼說,NFT的確實現了數位藝術市場的資訊透明化與多元化,隨著NFT的熱度持續發燒,未來NFT應會擴及到更多領域的應用,例如個人身份認證等等。
Keyword 03.Metaverse(元宇宙):真實世界邁向虛擬化
去年Facebook母公司高調更名Meta,並將公司的未來願景押注在「元宇宙」之上,這也讓「元宇宙」三個字一時之間盛囂塵上,引發科技巨頭紛紛響應,但它要如何達成?有沒有預定的時間表?馬克佐伯格並未提出非常明確的說明,這就帶給我們許多想像的空間。如在本期的《Roblox_從遊戲中窺見元宇宙》特別企劃中,筆者提到《Roblox》這款遊戲在招股上市之時,曾提出元宇宙的8項主要特徵,就代表了遊戲公司所期望的元宇宙發展方向。而以電商為主業的Amazon,或是高度軟硬整合的蘋果,對於元宇宙應該都有不同的想法。
勝者只能有一個
大體而言,元宇宙將仿照現實世界,建構出一個具體而宏觀的數位化虛擬空間,以滿足社交、娛樂、教育、工作、商業等各種人類社會的實際需求,許多科幻影視作品都曾描繪過這種情境,像是《一級玩家》、《駭客任務》等等,但是按照當前科技進展,最貼近元宇宙構想的作品,應是2009年由細田守所導演的《夏日大作戰》,故事描寫了能夠以手機、電腦登入,讓全世界人齊聚一堂的網路世界OZ,人人都可設定自己的虛擬化身,除了透過即時翻譯消除語言隔閡,使用者還能設立公司進行商業行為,各行政機關也在其中設立服務窗口,與現在網路所能做到的事情很類似,差別是全都整合到單一平台,畢竟你不會希望只能在Meta的元宇宙進行社交、購物只能去Amazon的元宇宙,或是玩遊戲還要轉去Epic Games的元宇宙,因此「大一統」的系統平台,將是接下來各家科技巨頭爭奪的重點。
經濟體系的變革?
許多人認為加密貨幣和NFT會成為元宇宙的主要經濟和交易體系,這既對也不對,探究元宇宙的本質,可以發現它其實是一種整合度更高、沉浸感更深的網路平台,它當然可以完全容納加密貨幣和NFT的應用,但是在元宇宙擴及到食衣住行等各層面後,既有的網路金流並不會因此消失,難道真的要用雞排NFT,才能換到真正的雞排吃,或是得先買衣服NFT,才能兌換到真正的衣服穿,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Keyword 04.區塊鏈遊戲:玩遊戲真的能賺錢
區塊鏈與遊戲之間的結合,並不令人意外,大部分的遊戲本來就擁有自己的貨幣與經濟體系,以提供玩家在遊戲內的交易之用,但這個體系也是極度封閉的,除了掌控在遊戲公司的手上外,更可能因為駭客的攻擊、帳號被盜、資料庫的回溯而造成玩家的損失,當遊戲導入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後,原本掌握在遊戲營運方的貨幣經濟,便被賦予了去中心化的性質,不管是遊戲公司、駭客或玩家本身都無法加以竄改,使其更為透明、公開與公平。
Play-to-Earn機制
不過,區塊鏈遊戲的核心要素並非只有加密貨幣,還包含以區塊鏈為基礎的NFT,區塊鏈遊戲據此得以確立起它與其他遊戲的最大分野,即為P2E的遊戲模式(Play-to-Earn,邊玩邊賺)。以往人們玩遊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娛樂,就算賺了很多金幣或拿到稀有的道具,也沒有一種有效的方式,可以將它轉換為實際的收益,但區塊鏈遊戲則打破了這項原則。
對於線上遊戲玩家來說,某些稀有的虛擬寶物,價格確實相當驚人,但過去這些虛寶只能在該遊戲的族群之間流通,管道十分狹窄,而NFT的特性是一種可以代表數位資料的證明,因此當遊戲中的虛擬寶物,以NFT的形式寫進區塊鏈後,除了賦予玩家對於該物品的唯一所有權,它也能夠在遊戲之外的交易市場被看見、販售,因此購買的人不再只是玩家,更包含了NFT市場的廣大投資者,增值與流通的空間亦大幅提昇。
GameFi是龐式騙局嗎?
區塊鏈遊戲在成功整合了DeFi、NFT與遊戲之後,所形成的特殊金融生態,則被稱之為GameFi(遊戲化金融),以目前來說,玩家往往需要先投入一定成本,像是先花錢購買NFT角色,才能開始在遊戲中賺取代幣,獲利方式包括交易NFT角色及物品,或是兌換所獲得的代幣等等,依遊戲規則而有所不同,但大致上來說,先進場的玩家往往具有較多的優勢,越晚進入的玩家所付出的成本也越高,這也引發GameFi是否為龐式騙局的疑慮,隨著市場上鏈遊不斷推陳出新,很難保證其中不會有混水摸魚之輩,但作為一種新的遊戲型態,區塊鏈遊戲的發展依舊值得關注。
Keyword 05.低軌衛星通訊:無遠弗屆的寬頻網路
Apple iPhone 13系列新機推出有一段時間了,但如果你還記得的話,早在推出之前,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曾經透露過,iPhone 13將會支援低軌衛星通訊技術,雖然最後並沒有成真,但也讓「低軌衛星」一時間成為熱門話題。其實我們很早就開始在利用衛星通訊技術,常用的GPS定位就是其中之一,那麼低軌衛星通訊又有何不同?
大規模衛星布建
依照衛星運行軌道的高度不同,可以大致區分為同步軌道衛星(Geostationary Orbit, GEO)、中地軌道衛星(Medium Earth Orbit, MEO)和近地軌道衛星(Low Earth Orbit, LEO)等等,其中近地軌道衛星的繞行高度約在距離地表300~2,000公里之間,由於距離地球較近,傳輸距離短,因此延遲時間可以降至20毫秒,遠低於同步軌道衛星的250毫秒,加上其訊號不受地形阻隔限制,能夠補足傳統行動通訊基地台所未能覆蓋的海洋、沙漠、冰原等偏遠地帶。
當然,要實現低軌衛星通訊,衛星的部署是最重要的前置工作,假設衛星以地表500公里高度為軌道的話,要將訊號範圍覆蓋到全球,至少需要10,000顆的衛星,這個數字看似很多,不過隨著近年火箭發射成本的降低、衛星的模組化與輕量化,衛星部署的速度將會逐年加快。目前已有多家業者已經投入相關的建設,其中進度最超前的,就是SpaceX的Starlink(星鏈計劃)。截至2021年底,SpaceX已經發射將近2,000顆衛星,更與NCC、中華電信進行接洽,可望在今年內在台上線。
結合6G網路發展
低軌衛星通訊的技術發展,也為第六代行動通訊(6G)的基礎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全球行動通訊標準組織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在2019年的會議中,首次將衛星通訊的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網路,納入到第17版規格書(Rel-17),並將於今年完成制訂,也顯示未來的行動網路將走向複合網路型態,以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的網路接取和覆蓋。
Keyword 06.Wi-Fi 6E:真三頻無線網路
Wi-Fi 6成為市場主流後,隨著聯網裝置越來越多,不但2.4GHz早已不敷使用,連5GHz頻段也開始面臨壅塞的問題,自2020年起,Wi-Fi聯盟著手推動Wi-Fi 6無線標準的升級,並將其命名為Wi-Fi 6E。
首度加入6GHz頻段
Wi-Fi 6E的「E」,所代表的意思是Extension,在無線連接技術方面與現行的Wi-Fi 6,並沒有什麼太大分別,但Wi-Fi 6E的特殊之處,在於首度新增支援6GHz頻段,並擁有多達1200MHz的連續頻譜範圍可資運用,其作用除了有效抒解頻譜短缺所造成的干擾,更能透過寬廣的頻寬,讓無線傳輸效率獲得進一步的提升,而隨著各國陸續開放6GHz頻段供免授權使用,Wi-Fi 6E的未來發展性也得到了保障,華碩、Netgear等網通龍頭廠商皆已推出Wi-Fi 6E無線路由器,但受限於法規與市場,目前國內還無緣見到這些產品。
有效運用160MHz頻寬
目前Wi-Fi 6的問題是,5GHz頻段是延續自Wi-Fi 5,除了頻段不連續之外,可用頻譜範圍並沒有因而增加,這就導致一個很尷尬的問題,雖然Wi-Fi 6已將頻道的頻寬拓展至160MHz,但整個5GHz頻段卻只能容納得下2組160MHz的頻道,如果周遭就只有你這麼一台Wi-Fi 6路由器,那並不會有什麼狀況,但要是家家戶戶都開始升級到Wi-Fi 6,那麼干擾自然就難以避免了,這也是為什麼你新買的Wi-Fi 6路由器的,內部的頻寬預設值,通常不會設為最高的160MHz,而是40MHz或80MHz的原因。
相對來看,Wi-Fi 6E的6GHz頻段,則能夠容納多達7組160MHz頻道,或14組80MHz頻道,能夠有效避免頻道干擾的問題,且6GHz Wi-Fi不支援向下相容,因此也不會有共用頻段拖慢速度的狀況發生,對於多裝置、高網速、低延遲等連線需求,Wi-Fi 6E可說是目前最佳的解決方案,唯一要注意的是,6GHz的無線波長更短,這也意味訊號更容易被環境所阻擋,或許搭配Mesh技術會是不錯的方式。
Keyword 07.Mini LED / Micro LED:顯示技術新突破
作為近年最熱門的顯示技術,Mini LED以及Micro LED經常被同時提及,目前業界所定義的Mini LED,指的是尺寸在50~100µm(微米)之間的LED晶粒,大小約和人類頭髮的直徑差不多,至於30µm以下的LED晶粒,則稱為Micro LED(微發光二極體),不論是Micro LED或Mini LED,本質上都是屬於一種半導體。除了尺寸上的差異,兩者由於名稱相近,也讓一般人容易混淆。在過去一年中,各種搭載Mini LED的電視、顯示器、筆電與平板,已陸續在消費市場上現身,故2021年也被視為Mini LED的商用元年,反觀Micro LED產品雖然已在各大科技展會中發表,但確定的量產時程仍然說不準,會出現這樣的差異,主要是因為Mini LED以及Micro LED兩者,在顯示技術應用上的方式截然不同所致。
背光技術的改良
絕大多數的LCD顯示器皆採用LED作為背光源,由於液晶顯示原理的先天限制,無法做到完全遮光,而難以呈現出純粹的黑色,所以廠商通常會透過區域控光的方式來提高對比,若能劃分出越多的控光區域,畫面的表現也會更好,改用Mini LED作為LCD背光源的好處是,由於Mini LED的尺寸是傳統LED的幾十分之一,在相同面積的面板上,就能組成密度更高的背光陣列,亮度也得以提升,此外對LCD面板廠而言,Mini LED還具備了成本上的優勢,只需針對現有的產線略做升級即可,不需全部重來。
以量產為目標
至於尺寸更小的Micro LED,則邁入全新的發展方向,不再用於背光,而是透過R、G、B三種顏色的Mini LED晶粒,直接拼成一個像素點來使用,其概念類似於可自體發光的OLED面板,不但擁有OLED的無限高對比的特性,更因為採用無機的氮化鎵材料製作,所以壽命比OLED大幅延長,亮度還可達OLED的30 倍以上,奈秒(ns)等級的低延遲,所以除了電視、顯示器之外,各類穿戴式設備、車用儀表、VR眼鏡等等,都是Micro LED發揮長才的領域,不過Micro LED目前依舊面臨量產成本過高的問題,有待於巨量轉移技術的成熟和良率的提升,一旦獲得解決,目前的顯示產業將會迎來真正的改朝換代。
Keyword 08.AVP(自主停車系統):解決找車位、尋車的痛點
AVP全稱為Automated Valet Parking,是一種自動化的停車功能,被劃歸在Level 4的自動駕駛等級,這套分級系統由國際車輛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以及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所提出,他們將自動駕駛從Level 0至Level 5劃分成6個等級,依據駕駛者與車輛的角色定位、任務,以及適用的範圍為標準,其中Level 0定義為完全的人工駕駛,而最高級的Level 5為全自動無人駕駛,目前導入輔助駕駛系統的多數主流車款,多介於Level 2到Level 3之間,駕駛仍為主要的車輛控制者。
從APA到AVP
許多品牌的中高階車款,其實早已內建自動停車輔助功能APA(Auto Parking Assist),透過車身周圍的超音波感測器,搭配攝影鏡頭,協助駕駛將車輛正確停入車位,過程中駕駛只需要控制排檔與油門,轉向和對準則交由車輛來控制;更高一階的RPA(Remote Parking Assist)技術,則是可以在人處於車外的狀態下,利用遙控器或手機,指揮車輛駛入或駛出狹窄的車格,以避免車停好但人卻出不來的窘況,無論哪一種,由於離不開人為控制,因此皆屬於Level 2的範疇。而AVP技術與APA/RPA最大的不同,在於更加的自動化,駕駛可以在定點下車,然後讓車輛自己去找車位停車,當要用車時,也只需發送指令召喚汽車,車輛便會自行發動並前往駕駛所在地點,整個過程無須人力介入,能夠大幅減省使用者停車、尋車、取車的時間。
Level 4更近一步
不過以目前來說,由於完整的法規還未建立起來,因此AVP最為可行的應用情境,僅在於公司或商場之類的停車場做定點使用,這些場所的空間較為封閉單純,而且範圍也有所限制,能夠將不可控制的變數減到最低。如何讓汽車知道哪裡還有空的車位,並規劃路徑避開障礙,甚至是跨樓層行動,則需要高精確度的停車場地圖以及定位系統來輔助,這也代表除了車輛本身感測技術的升級外,還需要有外部的基礎建設支援,例如停車場某些位置,有可能是月租用戶或保留車位,必須透過場站系統與車輛之間進行即時的溝通,才不會誤停。各家車廠AVP技術都有所差別,但可預見的是,今年會有更多高階車款將AVP納入標準配備當中。
Keyword 09.Web 3.0:第三代網際網路的構想
由於網路生態的轉變,最近Web 3.0(或稱Web3)一詞開始頻頻出現,但它並不是新誕生的語彙,早在2000年代初期就已經出現Web 3.0的說法,是一種概念性的名詞,用以區隔並標誌出第三代網際網路的樣貌,而不是某種軟體或技術的更新,也因此對於Web 3.0究竟是什麼,人們總有著許多爭論,如馬斯克就認為Web 3.0不過是一種市場行銷口號。
要瞭解Web 3.0的未來方向,可以先從Web 1.0到Web 2.0的發展看起,當Web 1.0剛興起時,大部分的網站幾乎都只能單向提供訊息;到了Web 2.0時代,人們藉由HTML5,JavaScript,CSS3等技術,建立互動式平台促進資訊的交換與人際交流,推動了社群網站的出現;針對Web 3.0,WWW之父Tim Berners-Lee認為應該是一種語意網(Semantic Web),也就是透過AI及機器學習技術,讓機器能夠了解人類的「語意」,以進行更精確的資料判斷和處理。
伴隨區塊鏈的熱潮,「去中心化」則逐漸成為Web 3.0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加密貨幣、DeFi、NFT、區塊鏈遊戲、各種DApp,都可算是Web 3.0的一環,也成為一種對於Web 2.0數據過於中心化、資訊服務被壟斷的反動,因此Google、Facebook等巨頭未必會樂見Web 3.0的到來,至少在公司轉型完成前不會,加上各國政府對待區塊鏈的態度不一,所以從Web 2.0到Web 3.0,應該會有一段不算短的過渡時期。
Keyword 10.綠氫:尋找潔淨無碳新能源
為了減緩全球暖化的衝擊,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國際間開始發展新的潔淨能源以取代化石燃料,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氫能」。相比於太陽能、風力發電來說,氫氣能夠長時間大量儲存,是一種極佳的能源載體,而且燃燒後僅會生成水,不會產生碳。但由於氫分子的活性高,所以自然界並不存在氫氣,而是以化合物(例如水)的型態存在。
生產氫氣的方式有許多種,為加以區分,通常會在名稱上冠以顏色,如最常見的「灰氫」是利用蒸氣與甲烷反應產生氫氣與二氧化碳;「褐氫」則是以煤碳為原料製氫,如果能利用碳捕捉技將製氫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回收,那「灰氫」與「褐氫」就會被視為是「藍氫」。至於「綠氫」則是利用電解水的方式產生氫,其過程不會排放任何碳,不過因需耗用電能,成本也最高,隨著技術發展,綠氫的重要性將會逐漸提高,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角色。
新聞內容播放到此,感謝您的收聽
對我們提供的服務有興趣請查詢:
RSS音頻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