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19.9 C
Taipei
2024年 11 月 24日 星期日

NFT 是潛力投資還是炒作泡沫?看這絨毛玩具就會懂了 – 科技新報 TechNews

今日新聞

這裡是RSS音頻式網站智能播客的頻道

這一集的新聞標題為:

NFT 是潛力投資還是炒作泡沫?看這絨毛玩具就會懂了 – 科技新報 TechNews

新聞內容如下:

「一張 .jpg 賣幾百萬美元,NFT 是新 Beanie Babies 嗎?」每次討論 NFT 時,美國網友和媒體總喜歡用這亞洲人有點陌生的比喻。

Beanie Babies 中文為「豆豆娃」,是一種 1990 年代風靡美國的絨毛玩具。對美國年輕人來說,可能只是塵封在地下室的雜物,但爸媽輩眼裡是充滿希望的投資、發財致富的機會、不容錯過的全民狂熱。

有人在電腦前守到半夜 12 點;有人走遍全美排隊搶購;有人體驗過 5 美元買入 5 萬美元賣出的激動時刻;也有人雄心勃勃大批囤貨,最終血本無歸,才發現全都是泡沫。

現在豆豆娃狂熱早褪去,變身成文化符號。

YouTube 影片顯示年輕人翻箱倒櫃,希望找到「讓自己一夜暴富」的豆豆娃。HBO Max 最近推出紀錄片〈Beanie Mania〉,蘋果也宣布要以此為主題拍新電影,甚至有人將這些絨毛玩具做成 NFT,稱是「我兒時夢想和現代激情的結合」。

NFT 是新豆豆娃嗎?變成 NFT 有機會再次引發狂熱嗎?

豆豆娃,1990 年代的「鬱金香泡沫」

1986 年 Ty Warner 創辦玩具公司 Ty Inc.,7 年後推出第一個豆豆娃系列,主要形象是可愛的小動物,特意選用明亮活潑的顏色,售價僅 5 美元,但迴響不溫不火沒什麼人買。

從產品角度看,這些絨毛玩具有革命性。之前多數競品都以棉花填充,飽滿但僵硬,豆豆娃減少棉花用量,改成塑膠顆粒填充,讓小朋友擺弄玩偶姿勢,增加可玩性。後來 Warner 還為每隻玩偶賦予人設,取名字、生日和一首短詩。

但真正引發狂熱的,是人為製造的稀少性。

Warner 經常以「修改設計」為名停產豆豆娃某系列或款式。1995 年停產大象玩偶(Peanut the Elephant),顏色從寶藍改成淺藍。因早期系列產量不多,原版價格一度炒至 5,000 美元。

各種媒體報導和坊間傳聞,都認為他是一等一「飢餓行銷」大師。《豆豆娃泡沫:大眾妄想和可愛的黑暗面》(The Great Beanie Baby Bubble: Mass Delusion and the Dark Side of Cute)一書,Warner 此舉最初是出自完美主義和癡迷細節。

Warner 還有其他操作,如堅持只在獨立玩具店販賣豆豆娃,拒絕進駐大型連鎖商店沃爾瑪或玩具反斗城。每家合作門市到貨數量都有限,想買特定款式,你可能要四處奔走排隊搶破頭。

第一批掀起狂熱的成年人粉絲是「足球媽媽」(soccer mom)。她們大多住在郊區,是中產家庭的賢妻良母,日常忙於家務和照料孩子。為了集滿全套,她們會特意打遍美國合作門市電話問庫存,再坐飛機買回來。

這些媽媽就像追星粉絲,不僅自己要有還組成豆豆娃傳教團體。有人自行出版雜誌,賣出超過 300 萬冊;有人開部落格密切關注豆豆娃動態,回覆郵件解答疑惑;還有人整理價格指南提供真假鑑定服務。這份熱愛甚至部分延續至今天。

豆豆娃每次停產都會在官網預告再公布。人們不確定下一個不見的是綿羊、駱駝還是鴨子,但轉手可賣 5 倍、20 倍、1,000 倍價錢的新聞鋪天蓋地,絨毛玩具投資價值一點一點吹起來,越來越多人加入,想好好賺一筆發大財。

1997 年,豆豆娃授權麥當勞推出迷你版,1 億個絨毛玩具短短一週就搶光。有人甚至買了 100 份開心兒童餐,不要食物,只帶走玩具──像極當年大家瘋搶麥當勞 Hello Kitty 的誇張程度。

同年,紫色小熊 The Princess Beanie 誕生了,胸前有朵白色玫瑰,寫著紀念戴安娜王妃的小詩。一開始因產能不足急著發表,合作門市被告知一次只能訂 12 個,傳到後來變成「超級限量版」,又造成瘋搶。

對豆豆娃的集體狂熱,1998 年前後達到巔峰。

這年 Ty Inc. 銷售額超過 14 億美元,調查顯示,64% 美國人都擁有至少一個。豆豆娃也認為見證了電子商務熱潮興起,買賣交易占 eBay 全年總銷售額 10%,一定程度促進電商普及發展。次年 Warner 擠進富比士富豪榜前 400 位,身家達 50 億美元。

另一邊,世界變得相當奇幻。有夫妻離婚要求財產分割,蹲在法庭現場分豆豆娃;劣質山寨版豆豆娃出現,還有人自稱修理師詐騙,甚至有因絨毛玩具引起的兇殺案。

但隨著產量不斷擴大,「飢餓行銷」漸漸玩不動了。1999 年底,Warner 再次嘗試搞大事情,宣布要在 20 世紀最後一天停產豆豆娃全系列。消息放出後,人們驚訝地發現,二級市場竟然毫無反應。泡沫就這麼破了。

銷量下跌,價格跳水,投機炒作的成年人紛紛鳥獸散。影集演員 Chris Robinson 是血本無歸「苦主」之一,他砸了約 10 萬美元買豆豆娃,原本想把 5 個孩子的大學學費賺回來,卻賠個精光;只能和塞滿家裡的 2 萬個絨毛玩具對坐乾瞪眼。

幽默作家 Dave Barry 稱,豆豆娃原本是孩子的有趣玩具,卻被成年人變成「痴迷、可笑、過度商業化的愛好」。市場歷史學家 Jeremy Grantham 指出,豆豆娃價格螺旋式上升與真實價值脫節的那刻起,它就變成泡沫。

NFT 是新豆豆娃嗎?

閱讀《豆豆娃泡沫:大眾妄想和可愛的黑暗面》時,暢銷書作家 Elizabeth May 發推表示:

我正在讀一本關於豆豆娃的書。如果你將書裡「1 號熊」都換成「無聊猿 NFT」,這就變成關於 NFT 的書。

推文有 1.2 萬個愛心,轉發 2,007 次。路過的網友展開七嘴八舌的懷舊和鬆散討論。有人稱 NFT 就是與豆豆娃同款的騙局,另外一些認為 NFT 甚至不如豆豆娃──豆豆娃可愛又手感佳,即使今天翻出來不是價值連城,還能洗乾淨給小孩玩,NFT 卻抓不到也摸不著。還有人迫不及待想聽 NFT 的離婚故事。

開發者 Rik Nieu 嘗試從幾個角度分析 NFT 和豆豆娃的相似處。從整個市場來說,兩者都有不斷湧現的新設計,細到某系列/款式/專案,數量有限會產生稀少性(如無聊猿 NFT 只有 1 萬張);都透過網路或媒體報導炒作行銷,有觸手可及的行銷管道,也有吸引同好的社群(Discord、Twitter 和 DAO 等)。

Vox 編輯 Emily Stewart 補充──都有種無節制的樂觀主義,都狂熱衝動要擁有某件物品並堅信會升值;這兩個領域也常受詐騙和犯罪行為困擾。

今年 34 歲的 Arthur Suszko 是豆豆娃愛好者兼 NFT 收藏家。在他看來,NFT 和 1990 年代豆豆娃狂熱確實有很多相似處。他也推出 NFT,自己保留豆豆娃實物,但開放買賣 NFT 版。

Suszko 稱這是「我兒時夢想和現代激情的結合」,他也知道 NFT 的狂熱可能轉瞬即逝,「沒人會關心現在這些可能賣到幾十萬美元、隨機生成的 .jpeg」。

今天大多數討論都集中 NFT 的炒作和狂熱,但其實 NFT 和豆豆娃並不具可比性。NFT(Non-Fungible Token)是非同質化代幣,使用區塊鏈技術標記某個數位資產的所有權,唯一且不可替代的──不太精確的比喻是,NFT 更像豆豆娃背後的技術,而不是玩具本身。

無聊猿、CrypoPunks 甚至最近周杰倫潮牌推出的 Phanta Bear(幻象熊)等,都較豆豆娃更具可比性。

NFT 專案可能來來去去,價格暴漲或暴跌,有的形成泡沫,有的激不起水花,但底層技術一直都在:NFT 技術清楚知道某張畫素風 .jpeg 屬於哪位土豪,也會記住全部交易紀錄,經歷幾次轉手,如何從 6 美元變成 600 萬美元。一切都有跡可循。

NFT 的潛力還不只這些。它可以是藝術永生的方式(如王家衛〈花樣年華〉),也為創作者帶來激勵(每次轉售都有分成收入),還能是身分證明、某社群進場門票,或解鎖某種參與和投票權。

至於天價買入 NFT 藝術品傻不傻?見仁見智。

消費文化的收藏一般分為三階段:取得、擁有和轉售。都說「千金難買心頭好」,如果真的喜歡,站在藝術鑑賞角度,它的價值是主觀的,由人決定。如果跟風想擁有也不虧,因今天某些 NFT 像 1630 年代鬱金香,成了社交身分象徵。

但如果只是為了投機投資,眼紅別人賺差價,那注意了:一旦找不到接手的人,狂熱散場時,很有可能成為在家裡跟 2 萬個絨毛玩具乾瞪眼的 Robinson。

經濟學家 Robert Shiller 在《非理性繁榮》書中寫道:「投機性市場的擴張,往往與大眾看法有關──他們認為未來比過去更光明、更確定。」

拋開炒作成分,當年狂熱買入豆豆娃的人們,可能對千禧年和網路抱有美好期望,今天大家跟風追 NFT、區塊鏈、加密技術、Web3、去中心化、元宇宙……大概也是對這些名詞描述的未來有期待。

對了,交易平台 OpenSea 還有另一個複刻 1990 年代豆豆娃狂熱的 NFT 專案,簡介諷刺又有趣:用 Bubble Beanies 重溫 1990 年代狂熱吧!

新聞內容播放到此,感謝您的收聽

對我們提供的服務有興趣請查詢:

RSS音頻式網站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