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19.6 C
Taipei
2024年 11 月 23日 星期六

想為發行NFT作好準備,該怎樣保障作品的產權?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今日新聞

這裡是RSS音頻式網站智能播客的頻道

這一集的新聞標題為:

想為發行NFT作好準備,該怎樣保障作品的產權?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新聞內容如下:

當「師園鹹酥雞」也發行NFT而且暴漲 50倍,鳳梨酥也發NFT,地球人似乎已經沒法阻擋NFT入侵全球。這陣子傳染力最強的不是COVID,而是NFT,不發一個或者買一下NFT,似乎比不打疫苗所受的群眾壓力還大。

如果你是創作者,應該怎設定作品的著作權,來為他日發行NFT作好準備?

「All rights reserved」是物理世界的古早概念

如果你的答案是在作品大字標明「All rights reserved」、「未經授權,不得使用」之類,很抱歉,你還活在上一世紀,完全沒有 get 到NFT的意義在哪。

先來說一個客觀事實。很多人都知道,本年三月,Beeple的NFT作品「Everydays – The First 5000 Days」透過佳士得拍賣,拍得6千9百萬美元,為歷史上第三高價的藝術品。但很少人注意的是,Beeple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透過Creative Commons共享創意(台:創用 CC)授權釋出。

顯然,把作品鎖起來,「All rights reserved」的古早做法,並非發行NFT的先決條件。相反的做法才更貼近事實:Beeple的作品能拍賣到6千9百萬,正正是由於他樂意把大部分作品開放,促進流通。

我去7-Eleven買瓶子

很多人戲稱NFT不過是jpg。對此,其實我同意有些NFT作品不過就是jpg,僅此而已(但也可能賣出我一生都賺不到的高價啊),但是總的來說,NFT承載的從來就不是作品本身,而是背後的意義。至於具體的意義是甚麼,各種專案有千百種玩法,這裡先不展開,重點是,NFT持有人可以得到甚麼,是創作者和策展人賦予的,而作品本身帶有甚麼意義,則是作品跟社會互動中產生的。而NFT,其實是領福利的憑證,以及社會意義的載體。

NFT這個「意義載體」的出現,就好像歷史上瓶子的發明,讓水得以承載、運送和交易。沒有瓶子,水還是水,意義沒有減少,但就沒法被保存起來,沒法傳送,更沒法泡成茶、煲成湯。當我們買可樂,我們想要的是飲料本身而不是瓶子,所以其實,說「買NFT」就像是說「我去7-Eleven買瓶子」般奇怪,只不過人類還沒發展出足夠豐富的詞彙,也沒沉澱足夠的共識去描述買賣的到底是甚麼而已。

不厭其煩的說:NFT的交易,重點不在作品本身,而是作品背後的意義。如果作品是張jpg,你買的不是 pg,而是這張jpg背後的意義。換言之,如果這張jpg背後並無意義,你的確就是在買 jpg。

到此,答案呼之欲出了。作品的意義,往往不是在作品完成那一刻產生,反而是完成後跟受眾,跟世界,跟整個歷史脈絡互動而產生。把作品「All rights reserved」,等同於完成一幅畫作後鎖到櫃子,所有人得問准畫家才能看看它,這幅畫跟世界的互動當然有限,產生各種意義的機會率也非常低。

返回開首的例子,Beeple只會在替客戶訂製作品時才會收起內容,其他時候,都是開放授權。如果Beeple把每天發表,持續了14年多的Everydays作品收起來,那麼持續了5000多天的 Everydays 就算是mint成NFT,也沒有太大意義,更不可能賣出史上第三高價。

萬維網:開放就是意義本身

作品、開放、背後的意義、載體,一連串的概念或許有點抽象,我嘗試再套一個例子去解釋。

本年六月,Sir Tim Berners-Lee於 989年發明WWW(world wide web)時的代碼獲製作成NFT,並以5百40萬美元賣出,款項給予Sir Tim指定的慈善機構。

這個例子更能說明整個邏輯,以及開放的關鍵。WWW背後的意義就是全球整個開放互聯的萬維網,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享用他帶來的好處。WWW整個發明,一直都是開放而且免費的,而正是因為他開放,才有今天的成就,要是當年Sir Tim選擇以專利等「保護」這項發明,他絕對不會成為今天的萬維網,而 ir Tim也不會成功到哪裡去。而三十二年後,由於NFT的出現,發明WWW這份價值得以被承載並拍賣,Sir Tim甚至更進一步把善款pay it forward,造福人群。而以上一切的發生,都沒有以鎖起作品為代價,封鎖作品不單只沒有保護作品,更會殺掉作品的意義。

作為創作者,保護作品是一份應有的權利,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以為鎖起作品是他日發行NFT的準備工夫,卻是徹頭徹尾的捉錯用神。在數位世界——或者如果你想時髦一點,大可以說在元宇宙——保護產權需要的不是禁止別人複製,而是避免託管,自己持有作品源頭的私鑰,避免無良的「copy-minter」冒充自己發行NFT,盜取作品背後的意義。要做到這種效果,創作者可以申請作品的「出生證明」,以區塊鏈見證自己是其生父母,LikeCoin的 ISC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ontent number,說穿了就是作品的出生證明。

作品跟人一樣,都各有自己的命運,作品的生父母沒法確保子女成為經典,但至少可以避免壓制他,改而放飛他。效法Sir Tim Berners-Lee和Beeple,把代碼和作品開放授權,讓資訊流動,讓作品跟世界互動,才有可能成就一份傳奇。

新聞內容播放到此,感謝您的收聽

對我們提供的服務有興趣請查詢:

RSS音頻式網站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