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29.6 C
Taipei
2024年 7 月 27日 星期六

現場直擊「可以吃的NFT」!VR影片變身RAW餐廳佳餚,暗藏哪些創意? – Yahoo奇摩新聞

今日新聞

這裡是RSS音頻式網站智能播客的頻道

這一集的新聞標題為:

現場直擊「可以吃的NFT」!VR影片變身RAW餐廳佳餚,暗藏哪些創意? – Yahoo奇摩新聞

新聞內容如下:

戴上VR(虛擬實境)頭盔,瞬間穿梭到位於法國的聖米歇爾山,畫面從海洋、山林一路來到鄉間,探索著食材的來源與故事,影片的最後,一顆象徵生命起源的蘋果從樹上落下。接著,將VR頭盔移開,一顆蘋果造型的甜點就出現在眼前,伴隨著乾冰營造的煙霧感,剛剛影片中的虛擬體驗,瞬間化作了現實!

這是全球第一顆「可以吃的NFT」,帶給持有者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到觸覺得「五感」享受。

「可以吃的NFT」的全名叫做「We Are What We Eat:Seed」NFT,是由國際主廚江振誠、VR金獎導演黃心健、當代表演藝術家張逸軍聯手打造的作品。可別誤會,購買這顆NFT,並非獲得到一個「可以吃掉的NFT作品」,而是這顆NFT結合了餐點、藝術體驗的賦能,讓持有者不只擁有數位藝術創作,還能真實地親自體驗。

這不只顛覆了以往藝術呈現的想像,更有機會開創藝術、餐飲產業全新的商業模式,背後故事,要從去年夏天開始說起。

三位藝術家的大膽嘗試,背後有三大挑戰

去年七月,VR金獎導演黃心健、主廚江振誠、當代表演藝術家張逸軍,三位專精不同領域的藝術家,想將餐飲、VR體驗、藝術表演等各種不同感官體驗,融合到NFT當中。

要整合這麼多不同的藝術元素是一項非常浩大、複雜的工程,於是他們找上了NFT策展管理平台EchoX。「他們都是很心態開放、很願意嘗試新東西的人」,EchoX產品總監張啟哲回憶,這項專案最大的挑戰有3個。首先,三位老師雖然心態開放,但對於NFT認識不多,前期花了許多時間在技術教育上。

第二,在企劃發想過程中,必須將三位老師藝術性的構想,整合成一個「策展型行動藝術精品」,並用適當的方式,呈現給線下觀眾及市場。包括影片概念規劃、肢體藝術創作、軟硬體設備整合校正、餐廳內外場教育訓練、NFT賦能權利的驗證機制等細節,都極需要縝密整合與串連,這也是EchoX團隊認為最困難的一環。

第三,NFT賦能(福利)必須要夠創新,在行銷上也必須以幣圈語言包裝,才能引發FOMO(錯失恐懼症)感,驅動搶購的風潮,並讓NFT收藏家買單。

EchoX團隊前後花了約三個月的時間,終於讓「可以吃的NFT」誕生,團隊一共發行512個NFT圖像,每張都是由電腦隨機生成。市場反應也相當好,開賣兩分鐘512個NFT就全數秒殺,張啟哲笑著說,「賣得實在太好,連我自己想買都沒買到。」

VR虛擬場景化作真實餐點,直擊「可以吃的NFT」體驗現場

「可以吃的NFT」結合了用餐以及藝術觀賞兩大體驗,持有者從今年4月1日開始,可以透過專屬訂位平台FineDayClub,優先預定主廚江振誠所開的知名餐廳「RAW」,並在RAW享受「觀展」及「享用獨家料理」兩大體驗。

李佳憲表示,購買到NFT後,持有者要到EchoX官網註冊帳號,並且連結到MetaMask錢包,開啟盲盒後就能看到可以預約RAW的時間、時段,在預約時,也會跟持有者再次確認錢包地址等資訊,訂位系統也會同步做核銷,確保過程中不出錯。

根據《數位時代》記者體驗,長達四小時的用餐過程中,前面大部分的用餐體驗都跟平時相同,上到最後其中一道名為「Pomme et Terre」的甜點時,服務人員會協助戴上VR頭盔,接著觀賞一段講述食材故事的VR影片,最後會有一顆蘋果掉落到地上,拿下VR頭盔後,影片中的蘋果由虛入實幻化成眼前餐盤上的甜點。

業者表示,NFT持有者到餐廳體驗,是開啟後續賦能的「鑰匙」,解鎖後可以獲得更多體驗,例如之後會有不定時空投新賦能等驚喜,還可以在2022年第二季,參與江振誠主廚為此NFT持有人特別開立的「Discord專屬線上對談活動」。

李佳憲認為:「文創產業也需數位轉型,目前全球文創產業僅有不到 1% 利用區塊鏈科技,EchoX 的誕生希望讓另外 99%一起進到嶄新的市場。」

由EchoX與三位藝術打造的「可以吃的NFT」,做到了OMO(Online Merge Offline,線上整合線下)的大膽嘗試,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葛如鈞認為,「這顆NFT的意涵和藝術收藏價值,加上未來也將投入更多元的賦能機制,是非常值得藏家長久收藏的一個作品。」

碰上「超額鑄造」挑戰,消費者如何避免踩坑?

然而,這款NFT在販售過程中,卻也一度引發爭議。今年一月份開放白名單(如同VIP名單,可享優先購買權利)購買時,由於智慧合約出現漏洞,遭到機器人超額鑄造(將作品加入區塊鏈),官方隨即表示,未經正常流程鑄造的NFT,將不享有原本福利。

所謂的機器人超額鑄造,是由於現在許多NFT項目很熱門,許多人為了想賺錢,會透過機器人偵測區塊鏈上熱門的項目,會直接繞過平台,自行在智能合約上鑄造NFT,進一步炒高價錢。張啟哲回憶,開賣當時由於社群聲量很高,也吸引到了機器人注意,才會出現「超額鑄造」的狀況。

不過,因為「可以吃的NFT」是有結合實體賦能的,因此NFT必須經過官方的鑄造,才能確保後續權利,換言之,繞過合約鑄造的NFT將無法獲得官方給予的賦能。李佳憲形容,機器人自動鑄造,就如同精品的正貨及水貨概念,在專櫃購買才能獲得保證卡,享受後續保固維修能服務,要避免買到沒有賦能的NFT,李佳憲建議,還是建議透過官方途徑購買較為保險。

包括NFT在內的Web3應用,都還在非常早期階段,願意先投入的業者除了給予鼓勵,過程中犯的錯、踩得坑,都將成為後續業者寶貴的經驗。

商業模式、會員經營,都將被賦能型NFT顛覆

RAW本身就是台北,甚至在全球都非常具指標性的餐廳,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透過與藝術家發行NFT,可以進一步從NFT持有者,找到品牌的鐵粉、高度貢獻的客人,進一步做深度經營。

EchoX營運總監劉冠廷分析,早期的藝術家,都是直接將作品發成NFT,結合其他附加價值的案例仍比較少見,兩者之間的差異,藝術家想達成的目的的不同。「可以吃的NFT」則是希望透過藝術體驗,以及後續的權益規劃,讓鐵粉跟餐廳、主廚有更強的連結,甚至創造全新的用餐感受。

張啟哲建議,無論是品牌或是藝術家,在發行賦能型NFT之前,都必須要有長期經營的體悟跟決心,「這個道理就跟一般企業在推產品時,會有一季到一年的中短期規劃一樣。」經營的道理移到Web3的世界也是相同的。

必須提出對於NFT賦能的後續具體規劃,這也是企業在發行NFT前,必須慎重思考的問題,否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但操作不慎,在爆紅的背後,社群的憤怒與反撲,也會很快到來。

新聞內容播放到此,感謝您的收聽

對我們提供的服務有興趣請查詢:

RSS音頻式網站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