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29.2 C
Taipei
2025年 6 月 14日 星期六

產品簡單易用才有使用者,而中心化才能做到簡單易用!想去中心化的Web 3能解決這個悖論嗎? – T客邦 Techbang

今日新聞

這裡是RSS音頻式網站智能播客的頻道

這一集的新聞標題為:

產品簡單易用才有使用者,而中心化才能做到簡單易用!想去中心化的Web 3能解決這個悖論嗎? – T客邦 Techbang

新聞內容如下:

2022 開年,加密貨幣因為美聯儲加息疑雲,市場掉頭向下,比特幣直跌至 4 萬美元大關。雖然幣價下跌,但是熱鬧了一年的 NFT 市場依然熱門。

當菜市場歐巴桑都在問 NFT、DAO 是什麼時,已經證明區塊鏈行業已經開始進入一般人的生活中了。不過,當從業者打著 Web 3 旗號去推進去中心化發展的時候,也有人發現,事情其實有些不太對勁。

Signal創辦人 Moxie Marlinspike 透過在全球最熱門的 NFT 交易平台 OpenSea 上的一個小小實驗,發現目前觸及人數最廣的一些 Web 3 APP,其實本身幾乎沒有使用加密技術,更重要的是,這些APP非常依賴幾家中心化的區塊鏈基礎建設公司——標榜去中心化的 Web 3 背後,一個中心化危機的陰影逐漸浮現出來。

Web 3 應用,不太「去中心」

NFT 到底是什麼,雖然加密行業愛好者經常戲稱「買了一堆 JPG」,但實際上這些圖片/影片內容並不會真正以程式碼形式儲存在鏈上——那成本可太高了。幾乎所有 NFT 都含有一個 URL 連結,後者將指定到展示的內容。

Moxie 發現,在知名 NFT 平台上,以數百萬、甚至千萬美元出售的 NFT 藝術品,其背後能夠指定到內容的連結,居然沒有用到加密技術,而是指向了某些虛擬機器。這意味著,未來任何人只要買到或者侵入了這個虛擬機器,就可以修改這個 NFT 指向的圖像、名字、描述等資訊。因為 NFT 的參數並沒有說明這個圖片是什麼,或者「正確」的圖片是什麼。

由於虛擬機器可以根據不同的 IP 和代理,來展示不同的圖像,所以,Moxie 做了這樣一個關於 NFT 的實驗:在知名 NFT 交易平台 OpenSea 和 Rarible 上傳了看起來很藝術的圖片,而當使用者購買後,在自己的加密貨幣錢包裡,看到的卻是一個「便便」emoji 圖片。

有意思的來了,Moxie 的作品上架不久後,OpenSea 就以「違反規定」將其下架,即便仔細瀏覽了這個 NFT 交易網站的所有規則,也並沒有一條說不可以讓 NFT 的顯示根據 IP 變化。

如果單單是指責 OpenSea「店大欺客」,那 Moxie 的這篇文章意義就不大了,畢竟在整個加密圈 OpenSea 因為接受傳統機構投資、不發空投而被人們冷嘲熱諷為「披著 Web 3 外衣的 Web 2」。

真正耐人尋味的是,當 OpenSea 下架 Moxie 的作品後,他發現在自己的加密錢包 MetaMask 中自己的 NFT 作品也消失了。但這是不應該發生的,因為 Moxie 的 NFT 作品是已經被「mint」(鑄造,即登記到以太坊網路中)到以太坊的網路中的,而後者是不能消除的。

相比 OpenSea 的錯誤,MetaMask 中 NFT 的消失,能更好地揭示目前 Web 3 行業的一個深層問題,即標榜去中心化的 dApp(區塊鏈應用),其實並沒有能力和區塊鏈進行直接關聯,反而使用的是幾家大型區塊鏈「基建」公司的 API。

以 MetaMask 加密錢包為例,雖然它可以展示你的加密貨幣餘額、兌換加密貨幣以及儲值、展示使用者擁有的 NFT 作品,而這些行為其實都是透過區塊鏈大公司的 API 完成的:交易紀錄呼叫的是以太坊位址查詢網站 EtherScan 的 API、帳戶餘額存取的是 Infura 的 API、而 NFT 展示使用的則是 OpenSea 的 API。

究其原因,是因為像 MetaMask 這樣全球使用者超 8000 萬的超級 dApp,由於通常使用在手機和網頁瀏覽器中,其本身並不是區塊鏈的節點,不能和區塊鏈直接發生關聯,只能透過大公司的 API 間接展示使用者在鏈上的資訊,不是不想,而是單純的不能。所以,當 OpenSea 下架 NFT 作品後,由於 API 查詢回饋得到的回復是「否」,所以加密錢包就預設沒有該 NFT。

這就出現了文中吊詭的一幕,你明明知道自己的資產就在區塊鏈上,但是最常見的加密貨幣使用者端卻無法顯示其存在。這就像你知道自己有一封郵件,但是 Gmail 使用者端就是不顯示,那麼,這封郵件還存在嗎?

平台和協定的永恆悖論

Moxie 的文章沒有僅僅停留在「諷刺」dApp 的層面,相反,他認為 MetaMask 或者其代表的 Web 3 的問題,其實是一個貫穿網際網路發展史的悖論——一個技術協議要想最大程度被人們使用,必然會導致中心化平台的出現,因為只有後者才會透過不斷反覆運算,將產品做到簡單易用,才能讓更多人願意使用。

平台技術和產品的反覆運算速度,永遠遙遙領先於協定。電子郵件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當電子郵件協定出現後,僅有少數極客會搭建自己的伺服器和電子信箱地址,更多人其實用的是Yahoo以及後來的 Gmail 信箱。因為即便已經非常簡單了,但人們依然不會也不想自己搭建伺服器,使用入口網站的信箱簡單且免費,何樂不為?最終的結果就是入口網站的崛起。

代表了區塊鏈的 Web 3 概念也是一樣,你當然可以使用一台 PC 成為以太坊的節點(目前對普通使用者來說確實不容易了),也可以透過以太坊官方錢包來進行轉帳操作,但除了硬派的區塊鏈愛好者,更多普通使用者顯然會選擇像大公司 Coinbase、OpenSea 和 MetaMask 的產品。而這些公司的崛起,恰恰形成了新的中心。

Moxie 的文章在推特被瘋傳,在區塊鏈領域也引起了極大迴響。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V 神)也發文回應 Moxie 的「質疑」。Vitalik 首先承認,Moxie 所說的流行的「中心化」區塊鏈APP,其本身甚至沒有用到加密技術,而底層的區塊鏈離普通人太遠。

V 神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因為行業人士太想做出些應用程式,能讓更多人願意使用。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心化是最快的路徑。

Vitalik 認為,Web 3 現在還早期階段,在未來 Web 3 從中心化(平台)到去中心化(私人伺服器)的光譜其中的空白將會被填補上。

不過 Vitalik 的發言,其實並不能完全回答 Moxie 的疑問,因為比特幣已經誕生超過 10 年的時間,而以太坊出現已經超過 6 年。另外,更因為是在早期,以中心化的形式來推廣去中心化,這確實是一個合理的方式嗎,這是否會讓使用者接受的是一個「中心化」的去中心化現實,畢竟大部分人可能從頭到尾使用的都是這些中心化的 dApp,而不去探究去中心化的底層技術和思想。

在 NFT、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大熱的當下,Moxie 的小小「實驗」和質疑可能只是加密行業大起大落中的一個小小現象。不過,當人們高舉 Web 3 大旗去宣傳去中心化技術的時候,還是應該反思,是否概念先行,而實際行為其實無法匹配其最終目標,因為平台領先於協議的發展悖論仍然很難解決,對於在快速發展期的區塊鏈行業尤其如此。

新聞內容播放到此,感謝您的收聽

對我們提供的服務有興趣請查詢:

RSS音頻式網站

Sweet將在Telegram體育遊戲中推出基於TON的加密獎勵計劃

這裡是RSS音頻式網站智能播客的頻道 這一集的新聞標題是:Sweet將在Telegram體育遊戲中推出基於TON的加密獎勵計劃 新聞內容如下:歡迎收聽我們的節目!今天我們要談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那就是Sweet公司即將推出一個新的獎勵系統,這是在Telegram平台上透過迷你遊戲來實現的。Sweet是官方數位收藏品平台的運營商,負責國家冰球聯盟(NHL)和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MLS)的數位收藏品。 他們推出的遊戲有兩個,分別叫做「Ice Snake」和「Glove Hero」。在這些遊戲中,玩家可以獲得遊戲內的寶石,這些寶石之後能夠兌換一種新的加密貨幣,叫做$SCOR,未來這個代幣會在The Open Network(TON)上運行。雖然這個代幣目前還沒有正式推出,但Sweet計劃將它整合到自己所有的數位平台中,包括NHL和MLS的數位收藏品。 現在這些遊戲已經在線上運行了,不過目前還沒有正式的體育品牌標識。那麼,Sweet究竟是什麼樣的公司呢?他們專注於為主要體育聯賽運營數位收藏品平台,比如NHL Breakaway和MLS Quest,讓粉絲們可以購買和交易代表各隊球員、隊伍和賽事時刻的官方NFT。 這些平台屬於不斷增長的區塊鏈粉絲互動工具市場,而Sweet這次的最新舉措則更進一步,進入了遊戲領域,加入了基於Telegram的迷你遊戲。這兩款新遊戲「Ice Snake」和「Glove Hero」能在“SCOR on Sweet”的Telegram頻道上找到,遊戲風格都是簡單又懷舊,圍繞著冰球和足球主題設計的。雖然它們尚未獲得NHL或MLS的官方品牌授權,但這被視為探索互動格式的一個良好開端,未來有機會和授權產品結合。 那麼,如何獲得$SCOR呢?這個即將推出的數位代幣將在The Open Network上運行,而Sweet已經表示,將來在他們的收藏品平台上會接受$SCOR,可能還能用來購買NFT或其他數位資產。公司也透露,未來還可能開發更多體育主題的遊戲,涵蓋板球、棒球和賽車等項目。不過,關於代幣何時可用、還有更多遊戲發行的具體時間表,目前都還沒有確認的細節。 在這些遊戲中,玩家可以透過參加遊戲來獲得寶石,雖然這些寶石目前尚未與現實世界的價值掛鉤,但預期一旦$SCOR代幣正式上線後,就可以轉換成$SCOR。根據團隊的說法,$SCOR的總供應量將為40億個代幣,其中44%將用於用戶獎勵。而其他部分則分配給私募(21%)、早期貢獻者與團隊(15%),以及各種儲備和合作夥伴。 這就是今天我們想與大家分享的內容!如果想了解更多,隨時關注我們的節目!我們下次見! 新聞內容播放到此,感謝您的收聽,對我們提供的服務有興趣請查詢:RSS音頻式網站
- Advertisement -